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资料 >

一条介入科“生命链”,牵动临床、质控、效率三大主线

时间:2021-05-20 16:07:03 来源:搜狐

一条介入科“生命链”,牵动临床、质控、效率三大主线

今年3月,55岁的患者老陈(化名)发现自己日常活动中会有喘憋、气促,伴有胸闷等情况,甚至快走50米或爬一层楼即可诱发症状。一个月后,老陈由当地医院转至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并被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功能III级,并属于高危、复杂、有介入指征的「CHIP患者」。

经过多方会诊判断,介入治疗可能是这类患者生存的唯一机会。而老陈的病例冠脉病变复杂、临床合并疾病多、心功能差,常用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缺血、心衰、恶性心律失常、无血流等并发症的概率增加,患者耐受并发症造成的心肌缺血的能力下降,血流动力学崩溃的风险较高——手术不仅复杂且风险明显增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指经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科主任赵卓华回忆道:“这样的情况不仅要求在手术间实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参数有严格的把控,安排机械辅助装置、工具耗材支持,还需要配合检验科的血小板等功能监测,以及术后转ICU继续治疗支持,对实时精准的生命数据监测与跨科室的协作、信息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这位患者的救治,整个医院各个科室都动起来了。”

整个医院都动起来

才能跑赢一场「生命赛跑」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病患人数约3.3亿[1]。在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60岁以上老人——这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数量达到了2. 64亿,与10年前先比上升5.44%。随着支架和PCI技术进步,虽然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但像老陈这样的高龄、伴发并发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等的高风险PCI患者比例却明显增高。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是云南省唯一一家集中式的综合管理的导管室平台。从2017年9月起,医院累计完成了超2.57万台心脏手术,以1万例的年介入手术量,守护着云南乃至西南腹地人民的“生命线”。 在2020年,云南省阜外医院更创下了24小时之内连续完成了3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记录。

老陈及类似的病例所提出的诸多协作困境,也都在云南省阜外医院有了「奇迹」 般的转机。得益于去年引入的一套GE智能介入平台CIE,介入科可以将临床信息流、影像信息流、手术全程、耗材规划等多个系统和科室信息进行一体化的整合,串联起整个科室的临床「生命链」。

术前,科室用一套系统串联起了针对专科临床介入的数据流、影像流闭环,并以数据为依托指导术前规划、术中方案、器械的植入,压力的释放、支架的释放等等。这大幅降低了协调科室、和流程操作的步骤和时间。

术中,CIE系统每5分钟自动抓取手术数据,记录生命体征数据和生物信号,并自动绘制生命曲线图。术者在术间的显示屏幕不仅可以实时查看这些信息,还可以一键调取病患在各科室的检测数据。

术后,临床医生、手术医生和专业护士使用同一套标准化、数字化工具进行协作和共享,护士准确地把病人的手术情况反映给各个协作科室,有助于对预后的长期管理和不同科室的标准化质控。

赵主任形容道,“手术医生穿着二十几斤的厚重铅衣,在介入手术室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更需要实时、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他们快速做出正确决策。对于危重症病人,术后更需要把精准的病人报告提供给ICU,以进行持续的监测或指导预后。”

一条介入科“生命链”,牵动临床、质控、效率三大主线

云南省阜外医院成立仅三年就进入全国专科医院排名前十,介入水平和介入量都在飞速前进。“我们发展快速原因,很大程度得益于数字化系统的部署。信息流就是生命流。数据流动起来,科室才能协作起来,才能跑赢时间,跑赢生命。” 赵主任说道。

建起「效率链」

赛道才能专注救治本身

目前我国城市仅有心血管病医院67个,农村仅27个[2],同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占所有专科医院的比例还在逐年下降。而在县级医院,仅有78%的医院拥有冠心病监护病房,44%的医院拥有导管室[3]。临床和手术医生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说手术像一场短跑比赛,介入科的工作就像在以短跑的速度跑马拉松。赵主任这样形容道。“集中式管理有利于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标准流程的建立,但集中管理后科室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压力更大,在效率提升上也被定下了更高的KPI,还要兼顾好学科建设、科室管理、科研能力诸多方面的新课题。”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43%的心血管专家表示日常工作经常感到「精疲力尽」,许多挫败感来自于复杂的「报告要求」。将近70%的心脏病专家表示,他们必须登录多个系统才能创建报告的必要信息,从而浪费了患者护理的时间。[4]

赵主任表示:“一套CIE系统,可以说串联起了介入科的「效率链」。系统可以根据病人信息进行自动排班,自动分派手术间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时长,大大提升了导管室的效率,救治更多的病人。如果发现某个手术间使用效率下降,可以进行相关分析和干预。是医生的原因,病房的原因,还是导管室接送病人衔接的原因?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及时分析、改进,进而提高整体效率。”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的医生和护士每天为了跑赢时间而大汗淋漓,全身湿透。加快介入中心的专科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建设来提升效率,才能让医护人员把力气和时间更专注于「与生命赛跑」这条赛道之上。”

一场数字化革新

瞄准2.9万亿的增效空间

对于心血管疾病,不仅临床管理与质控是一项繁重工作,还涉及大量的耗材和费用管理。国家卫健委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总费用可能达到2.9万亿,占全部医疗花费的33%左右。[5]

作为院级「掌舵人」,宋万永院长的关注点不仅在「治好病」,更关注是不是能「治好更多病人,治好越来越多的病人」。

“我们基本实现了多系统的协同,人、机、物的互联,对于器械、耗材的管理,更提升了医院整体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宋院长谈到。据悉,根据CIE平台对耗材进行从入库、核准、验收到出库、使用、收费的全流程监控,科室会对于使用超过3个支架且没有说明原因的手术,介入导管室会在每周二的质控会议上进行专门分析和讨论。此外,通过收集包括血管机在内的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比如开机时间、开机时长等,以及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记录的参数,可以分析设备使用的经济效益,既能帮助医院提升管理,也可以指导设备维修部门的维修工作。

一条介入科“生命链”,牵动临床、质控、效率三大主线

宋万永院长表示:“高值耗材的改革,集中带量采购,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突如其来的一个变化,医院如何去契合国家的政策,智能系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